日本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在深山裡,有一種特別的蝦蟆,不僅外表奇醜無比,而且還多長了幾條腿。人們抓到牠後,將其放在鏡子前或玻璃箱內,蝦蟆一看到自己醜陋不堪的外表不禁嚇出一身油。這種油,也是民間用來治療燒傷燙傷的珍貴藥材。
《蝦蟆的油》是黑澤明給自己自傳取的名字,我想是源自他的生命故事中,有許多遇到困境,直面而後克服、克服而後變得更強壯的哲學,有屬於他年代的濃濃男子漢色彩。其中有一篇短篇叫做〈恐怖的遠足〉,1923年,黑澤明12歲,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地震時逢中午,家家戶戶都在做飯,木造的建築物在強烈晃動下倒塌,倒在炊火上,成了燃料;能登半島來的颱風襲擊,加速了火勢的蔓延,東京的烈火一燒就是三天,十萬人在這場地震中失去生命。害怕的黑澤明連門都不敢出,大四歲的哥哥黑澤丙午拉起他的手,說要帶他遠足...
「猛烈火勢下,木材全都化為灰燼,不時隨風飛舞。像是一片紅色沙漠。在那讓人作嘔的紅色中,趴著各式各樣的屍體。…我不由自主地想移開視線,哥哥罵我:「明,好好看著!」我不明白哥哥勉強我看的真正用意,只是覺得很難過」
「仔細看著!明。」我無奈,只好咬緊牙根看著。反正只瞄一眼的悽慘景象早已深深烙印腦海,就算閉上眼睛也看得見。這麼一想,也就變得比較堅定了。…那時,我看了太多屍體,心情反而平靜得不再去區別屍體和燒毀的瓦礫。…那時,我看著上野山上的綠蔭不動。有幾年沒好好看著樹木的綠了。我是那樣感覺。好像許久沒到有空氣的地方了,不覺用力深呼吸。火災廢墟裡沒有一點綠色。在此刻以前,我不知道也沒想過綠色是如此珍貴。
那趟恐怖遠足結束後的晚上,我抱著可能睡不著、即使睡著了也會噩夢連連的覺悟上床。但意識到腦袋在枕頭上時,已是隔天早上。睡得那樣沉,沒有一個噩夢。因為太不可思議,我告訴哥哥,問他是什麼原因?哥哥說:「因為不去看恐怖的東西,才會覺得害怕,仔細看清楚後,哪有什麼可怕的?」──出自《蝦蟆的油》
幾乎所有臨床心理師在學生、實習階段都會學習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 ,因為那是最標準化、能反覆操作、有清楚SOP,可預期的時間長度,也因此有最多實徵證據、最多論文發表;符合醫院對心理治療的期待。
針對強烈的恐懼,認知行為治療會使用暴露法讓個案逐步面對恐懼的事物(動物、懼高、搭飛機、演講場合、髒污…),可能用想像的方式、圖片、影片、虛擬實境、或真的帶個案到實際害怕的事物面前,在安全的前提下,逐漸減敏感。
Photo by Oliver Schwendener on Unsplash
認知行為治療對於處理害怕蜘蛛這種非理性恐懼頗有療效,但針對PTSD暴露治療,尤其是有童年受虐史的患者,療效卻不大。研究顯示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創傷後壓力症患者在治療結束後獲得改善(Brewin, 2005) 。
針對用認知行為治療來處理創傷後壓力症,一項規模最大、已發表的研究指出,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病患中途退出,其餘的人也大多出現反效果。女性參與者大部分在研究進行三個月後依然為完全的創傷後壓力症所苦,只有十五%不再出現主要的創傷後壓力症症狀(Bisson et al., 2007)。
針對PTSD的心理治療,「暴露」在恐懼面前仍然是重要的治療因子,暴露幫助我們減低敏感、降低恐懼,進而減少迴避行為。但創傷素材帶給人的衝擊超乎想像,牽連到強烈的身體感受、並伴隨有認知的扭曲、帶來很深的自責和愧疚。創傷除了暴露之外,還需要更多不同的治療取向介入(譬如:SE緩和的身體工作與EMDR對根深蒂固信念的的歷程更新)。
回到黑澤明的遠足,黑澤明確實倖存了下來,挺過61歲的自殺未遂,68歲寫了自傳,活到88歲離世。但遠足的帶領者黑澤丙午,便沒有這麼好運,16歲的丙午牽著弟弟的手,鼓勵弟弟面對恐懼,在事後對弟弟說出:「因為不去看恐怖的東西,才會覺得害怕,仔細看清楚後,哪有什麼可怕的?」的那麼酷的哥哥,他甚至是黑澤明電影的啟蒙、聰明才智都遠遠超前的哥哥,27歲時,在溫泉旅館裡自殺死去。
我不知道,是否還有當年創傷的遺跡在丙午的心中隱隱作祟,或也許這死去和他後來人生路上,面臨最喜歡的工作有失業的危機、組織罷工遊行、在裡頭碰上了30歲後大人的醜陋、繼而對權威失望比較相關;但我想黑澤明可以倖存,除了他的性格、資源、運氣...,還多虧了走在前頭的哥哥,和上野山上讓他大口呼吸的綠蔭。
而那樣可以信任的帶領者、陪伴者、見證者,以及喘息的安全之地;可能是丙午沒有找到的。
Reference:
Bisson, J. I., Ehlers, A., Matthews, R., Pilling, S., Richards, D., & Turner, S. (2007).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for chronic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0(2), 97–104. doi:10.1192/bjp.bp.106.021402
Brewin, C. R. (2005). Implications fo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J. J. Vasterling & C. R. Brewin (Eds.), Neuropsychology of PTSD: Biological, cognitive,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 (pp. 271–291). The Guilford Press.
Comments